参考文献:
[1] 王姣娥, 黄洁. 交通—区域发展交互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 2022, 37: 177-186.
     [2] 杨飞龙, 谌丽, 刘倩倩等. 健身运动场所可达性及其对居民满意度影响的年龄分层研究——以北京城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7): 1416-1428.
     [3] 黄玖菊, 林伊婷, 陶卓霖等. 社会公平视角下深圳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J]. 地理科学, 2022, 42(5): 896-906.
     [4] 陈阳, 张琳琳, 马仁锋等. 城市绿色空间可达性与居民分布的空间匹配与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 2022, 42(24): 9971-9980.
     [5] 路海艳, 赵鹏军, 董亚宁等. 高铁站可达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空间分异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2, 41(1): 131-142.
     [6] 高兴川, 曹小曙, 李涛等. 1976-2016年青藏高原地区通达性空间格局演变[J]. 地理学报, 2019, 74(6): 1190-1204.
     [7] 张镱锂, 李炳元, 郑度. 青藏高原范围与界线地理信息系统数据[J/DB/OL].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 2014.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14.01.12.V1.
     [8] 张镱锂, 李炳元, 郑度. 《论青藏高原范围与面积》一文数据的发表——青藏高原范围界线与面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J]. 地理学报. 2014, 69(增刊): 65-68.
     [9] 苗毅, 卢文清, 戴特奇等. 青藏高原市域综合交通优势度评价及空间特征——以林芝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1, 40(8): 1332-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