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P含量数据集
章广琦1曹扬2,3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杨凌71210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杨凌712100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712100
DOI:10.3974/geodb.2018.08.07.V1
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网页浏览次数:8679
数据下载次数:94
数据下载量:1.50 MB 数据DOI引用次数:
关键词:
刺槐,油松,人工林
摘要:
样地设置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境内山地,采样点选择在刺槐成熟人工林和油松成熟人工林。每个树种均设置3个大小为20 m x 20 m的样地,每个样地内沿对角线分别设置3个2 m x 2 m的灌木小样方和3个1 m x 1 m的草本小样方,同时在样方里随机设置3个1 m x 1 m的枯落物小样方。样品采集于2013年6月进行,依据乔木平均胸径选取5株标准木采集各器官(叶、枝、干、皮、根)样品,其中叶均取自当年生的成熟叶片,根分粗根(>2mm)和细根(<2mm)采集。林下灌木和草本采用全收获法采集,灌木分叶、枝、根采集,草本分地上、地下部分采集。采集枯落物的同时,在每个小样方内钻取1个100 cm深(分0-10、10-20、20-30、30-50、50-100 cm 5层)的土芯。每个样地内的灌木、草本、枯落物和土壤均混合成为一份样品,每份样品均采集300 g左右,带回实验室备用。所有植物和枯落物样品杀青后均在85 ℃下烘干至恒重后粉碎,土样自然风干磨碎,所有样品过0.25mm筛,分别装入塑封袋备用。植物和土壤样品C、N、P含量分别采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半微量凯氏法、酸溶-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数据集包括:(1)样地的地理位置;(2)刺槐植物样各器官C、N、P含量及其比值;(3)油松植物样各器官C、N、P含量及其比值;(4)刺槐土壤各层C、N、P含量及其比值;(5)油松土壤各层C、N、P含量及其比值。数据集存储为.xlsx、.shp和.kmz三种格式,由8个文件组成,数据量为38.2 KB(压缩为2个文件,29.3 KB)。基于该数据集的分析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生态学报》2018年第38卷第4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506,41201088,41601058)
数据引用方式:
章广琦, 曹扬. 黄土丘陵区刺槐与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CNP含量数据集[J/DB/OL].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 2018.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18.08.07.V1.
数据下载:
序号 |
数据名 |
数据大小 |
操作 |
1 |
CNP_R.pseudoacacia&P.tabuliformisLoess.rar |
27.49KB |
|
2 |
SampleSites.kmz |
1.82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