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2023年工作计划会议纪要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2023年工作计划会议于2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线上同时成功举行。该工作会议是在2022年12月28日在吉林磐石举办的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年度总结会议基础上举行的。来自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成员、科创中国-地标生境专业科技服务团成员47人现场参会,19人线上参会(参会人员名单附后)。
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完成了换届工作。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宣读了聘任廖小罕研究员等近50名专家、学者为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换届批准决议, 并为线下参会的成员颁发了聘书,线上参会成员收到电子版聘书。(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第二届成员名单见https://www.geodoi.ac.cn/WebCn/NewsInfo.aspx?ID=97)。

|

|

|
|
张国友副理事长宣读中国地理学会关于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换届的批准决定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廖小罕研究员担任第二届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主任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刘闯研究员担任第二届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
|

|

|
刘燕华被聘请为科创中国-地标生境专业科技服务团顾问组长,郑度、童庆禧、傅伯杰、张国友等为顾问组专家
|
廖小罕被聘请为科创中国-地标生境专业科技服务团长,刘闯为首席专家,傅晶莹、王永生、王振波、刘闯、戴君虎等为专家组专家
|
|
|
|
|
|
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陈利军副主任和柳钦火副主任联合主持了上午的会议。廖小罕主任代表第二届委员会成员表示,第二届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队伍扩大了,地理大数据领域的挑战性问题更突出了,任务也更重了。新一届成员将继承上一届勇于创新的精神,积极谨慎、突出学会特点推动地理大数据在地理科技创新和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工作。

|

|
陈利军、柳钦火副主任联合主持了上午的会议
|
地理大数据工委会2023年工作计划会议会场
|
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为推动学会地理大数据开放计算环境、提高地理大数据计算能力,开展了地理大数据计算环境优秀实用案例的评选工作。张国友副理事长宣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天擎)”系统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地理情感评价(TSE)模型 应用平台”被评选为“地理大数据计算环境2018-2022年度优秀实用案例”,童庆禧院士为获得该荣誉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颁发了优秀实用案例荣誉牌。

童庆禧院士为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颁发2018-2022年度地理大数据计算环境优秀实用案例牌
对于2023年的工作,刘燕华指出,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有一个思维模式的转变,他以此为主题在会上做了“数字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与演进”的主旨报告。这个报告为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今年工作安排进一步开拓了思路。

|

|
科创中国-地标生境专业科技服务团顾问组长刘燕华做题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与演进”的主旨报告
|
下午全体成员认真讨论了2023年的工作计划,刘闯秘书长、周亮副主任主持了关于开展发布中国地理学会及其合作伙伴数据综合影响力积分及排行榜的说明及讨论;李满春副主任、王永生副秘书长主持了“首届黄泛区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会”组织工作的讨论;桂东伟委员主持了2023年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年会组织工作的讨论;柳钦火副主任、赵立成副主任主持了进一步推动地理大数据计算环境优秀实用案例的评选工作讨论;程昌秀副主任主持了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一系列活动工作计划的讨论。讨论会还邀请了中国科协新技术中心副主任李志杰、中欧协会会长杨栓昌分别介绍了中国科协绿色发展大会和第二届中欧地理标志博览会的准备工作和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合作和协作的具体事项。
廖小罕主任对工作会议做了总结。他指出,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将继续贯彻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2023年通过一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地理大数据在安全保障基础上对地理学科和技术发展的贡献、进一步深入地理大数据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系列活动计划如下:
1. 继承性工作:即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开展的工作包括:
1-1.在继续抓好《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的数据出版,开展数据综合影响力评价工作。在本年度上半年发布2022年12月31日以前出版的数据集数据综合影响力积分的统计、排行和分区结果;
1-2.继续推动地理大数据计算环境和开放平台优秀实用案例工作,做好调研,在2018、2018-2022年度优秀实用案例基础上,将于12月开展征集和评选2023年地理大数据计算环境优秀实用案例工作;
1-3. 在“地理大数据百校(乡)传播”37场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地理大数据科学普及工作,本年度不少于5场;
1-4. 加强“科创中国-地标生境专业科技服务团”队伍建设,继续推动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集群的工作,本年度将首批案例整编出版。
2. 学术会议
办好学术会议,是学会的重要工作内容。本年度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学术大会包括:
2-1 首届黄泛区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会
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政府将联合主办“首届黄泛区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时间定于5月26-28日,地点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
2-2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2023年会
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人民政府将联合主办“干旱区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大会”为主题的年会,时间定于9月11-12日,地点在库尔勒市。
3. 合作会议
3-1 受中国科协委托,将于8月15-16日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的绿色发展大会上将与地方科协联合承办“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会;
3-2 受第二届中欧地理标志博览会组委会委托,将于9月14-15日在四川省泸州市联合承办“中欧地理标志科技论坛”分会;
3-3 第三届中科年货节将于12月末举办,配合中科生活有限公司联合承办2024年中科年货节;
3-4配合吉林省磐石市人民政府于12月末联合承办第三届磐石冬捕文化节。
4. 其他临时安排
4-1 中国地理学会于2021年、2022年分别承担了“北京服贸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展厅的部分内容。目前,尚未收到2023年“北京服贸会”的具体要求。如有具体要求,临时安排。
4-2 鼓励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成员积极参加与工委会宗旨相关的其他活动,提高工委会成员能力并扩大工委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2023年工作计划会议部分参会人员(线下、线上)合影
(刘闯、王永生、李莉敏、李堔妍,2023年3月3日)
附件: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大数据工作委员会2023年工作计划会议参会人员名单
1
|
现场参会
|
廖小罕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
2
|
现场参会
|
陈利军
|
自然资源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
3
|
现场参会
|
柳钦火
|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
4
|
现场参会
|
李满春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
|
5
|
现场参会
|
程昌秀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
|
6
|
现场参会
|
赵立成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
7
|
现场参会
|
周 亮
|
兰州交通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
|
8
|
现场参会
|
刘 闯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
9
|
现场参会
|
王永生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副研究员
|
10
|
现场参会
|
张国友
|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
11
|
现场参会
|
刘燕华
|
中国地理学会原理事长 研究员
|
12
|
现场参会
|
郑 度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
13
|
现场参会
|
傅伯杰
|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
14
|
现场参会
|
童庆禧
|
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
15
|
现场参会
|
诸云强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
16
|
现场参会
|
陈 琼
|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
|
17
|
现场参会
|
戴君虎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
18
|
现场参会
|
丁志伟
|
河南大学教授
|
19
|
现场参会
|
桂东伟
|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
20
|
现场参会
|
贺新光
|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
21
|
现场参会
|
黄乾生
|
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
22
|
现场参会
|
李 钢
|
西北大学教授
|
23
|
现场参会
|
李京忠
|
许昌学院教授
|
24
|
现场参会
|
廖顺宝
|
防灾科技学院教授
|
25
|
现场参会
|
林 波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高级工程师
|
26
|
现场参会
|
刘 逸
|
中山大学 副教授
|
27
|
现场参会
|
田光进
|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
28
|
现场参会
|
夏吉喆
|
深圳大学教授
|
29
|
现场参会
|
薛 亮
|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授
|
30
|
现场参会
|
叶虎平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高级工程师
|
31
|
现场参会
|
张振鑫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教授
|
32
|
现场参会
|
赵东保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教授
|
33
|
现场参会
|
赵 伟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研究员
|
34
|
现场参会
|
李可欣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助研
|
35
|
现场参会
|
李莉敏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秘书
|
36
|
现场参会
|
付晶莹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
37
|
现场参会
|
王振波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处长 研究员
|
38
|
现场参会
|
莫兴国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
39
|
现场参会
|
谈明洪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
40
|
现场参会
|
宋 伟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副研究员
|
41
|
现场参会
|
石瑞香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副编审
|
42
|
现场参会
|
马军花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副编审
|
43
|
现场参会
|
李琛妍
|
中国地理学会科普部主任
|
44
|
现场参会
|
何文春
|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主任 高级工程师
|
45
|
现场参会
|
朱华忠
|
中科院地理资源研究所 研究员
|
46
|
现场参会
|
李志杰
|
中国科协新技术中心副主任
|
47
|
现场参会
|
白晓永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
48
|
线上
|
车 涛
|
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
49
|
线上
|
陈 斌
|
香港大学教授
|
50
|
线上
|
丁雨淋
|
西南交通大学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
51
|
线上
|
韩志刚
|
河南大学教授
|
52
|
线上
|
江 岭
|
滁州学院教授
|
53
|
线上
|
焦继宗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
54
|
线上
|
冷国勇
|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
|
55
|
线上
|
聂 沛
|
南华大学教授
|
56
|
线上
|
萨楚拉
|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
57
|
线上
|
神祥金
|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
|
58
|
线上
|
薛 冰
|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究员
|
59
|
线上
|
杨胜天
|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
|
60
|
线上
|
余 亮
|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
61
|
线上
|
张明鑫
|
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
|
62
|
线上
|
张耀南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
|
63
|
线上
|
朱长明
|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教授
|
64
|
线上
|
张艾英
|
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教授
|
65
|
线上
|
谭文芳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
66
|
线上
|
杨栓昌
|
中欧协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