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16

丰县苹果黄河故道(大沙河)

摘要

徐州市丰县位于江苏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黄河故道——大沙河,横贯境内。丰县黄河故道区苹果的快速发展对丰县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丰县黄河故道区苹果案例数据集包括:(1)丰县黄河故道苹果生产区空间分布范围;(2)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3)苹果品质特征;(4)管理政策与文化等。数据集存储为.xlsx、.shp、.tif、.jpg、.txt和.docx格式,数据量为63.9 MB(压缩后47.8 MB),由59个数据文件组成。

前言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陆地面积12.7万hm2,位于江苏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与山东省金乡、鱼台县接壤,南与安徽省砀山、萧县毗邻,西接山东省单县,东与徐州市沛县、铜山区相连[1]。丰县处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承接南北、贯通东西。徐济高速公路穿越全境,连接京福线、京沪线、连霍线。境内复新河通往微山湖,与京杭运河相通。距徐州观音国际机场100 km,距济宁曲阜机场80 km。

丰县文化繁荣、资源丰富、林茂水清、发展潜力大,该县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境内大沙河原为自然河流,引入长江水后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丰县苹果获批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3个,是江苏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也是该省最大的连片苹果生产基地[2]。全县所有苹果被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数据集元数据简介

《丰县苹果黄河故道(大沙河)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3]元数据信息见表1。

1 《丰县苹果黄河故道(大沙河)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元数据简表

条 目 描 述
数据集名称 丰县苹果黄河故道(大沙河)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数据集
数据集短名 FengxianAppleCase16
作者信息 谈明洪0000-0002-4945-774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tanmh@igsnrr.ac.cn 毛成西,丰县农业农村局,fxnljmcx@163.com 徐秀丽,徐州市果树研究所,xzfxxxl@126.com 高付永,徐州市果树研究所,gfyfx@163.com 孟令松,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ccc15862191959@126.com 王 旭,丰县农水集团,523606117@qq.com 李家运,徐州宁兴食品有限公司,fxlijiayun89207365@126.com 陈延训,徐州久顺食品有限公司,724493571@qq.com 梁 辉,徐州林家铺子有限公司,baozhuang5858@126.com 陶 建,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taojian@northandre.com 李德海,丰县大沙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1136838781@163.com 翟广科,丰县大沙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dshnjtgzx@163.com 李 超,丰县宋楼镇农业农村办公室,slnjzx163.com 李月刚,丰县梁寨镇农业农村局办公室,fxlznjlyg@163.com 吴同刚,丰县华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215983859@qq.com 王正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wangzx@igsnrr.ac.cn 王三红,南京农业大学,wsh3xg@njau.edu.cn 闫紫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yanzy.18s@igsnrr.ac.cn 徐晓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xuxf.17s@igsnrr.ac.cn 韩佳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627472520@qq.com
地理区域 江苏丰县,地理范围106°33ʹ55.8ʺE–107°39ʹ42.1ʺE,37°4ʹ49.7ʺN–38°9ʹ44.6ʺN
数据年代 2022
数据格式 .xlsx、.shp、.tif、.jpg、.txt、.docx
数据量 63.9 MB(压缩后47.8 MB)
数据集组成 包括6类数据:(1)徐州市丰县地理位置数据,县、乡、村界线;(2)丰县华山镇、宋楼镇、梁寨镇土壤pH值与化学元素数据;(3)丰县NDVI数据;(4)丰县宋楼镇、梁寨镇等地地表水检测数据;(5)丰县土地利用与植被指数(NDVI)数据;(6)丰县2012–2022年气候数据
共享服务平台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http://www.geodoi.ac.cn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数据共享政策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的“数据”包括元数据(中英文)、通过《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发表的实体数据集和通过《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发表的数据论文。其共享政策如下:(1)“数据”以最便利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系统免费向全社会开放,用户免费浏览、免费下载;(2)最终用户使用“数据”需要按照引用格式在参考文献或适当的位置标注数据来源;(3)增值服务用户或以任何形式散发和传播(包括通过计算机服务器)“数据”的用户需要与《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编辑部签署书面协议,获得许可;(4)摘取“数据”中的部分记录创作新数据的作者需要遵循10%引用原则,即从本数据集中摘取的数据记录少于新数据集总记录量的10%,同时需要对摘取的数据记录标注数据来源[4]
数据和论文检索系统 DOI,CSTR,Crossref,DCI,CSCD,CNKI,SciEngine,WDS/ISC,GEOSS

Full Size

DOI: https://doi.org/10.3974/geodp.2023.02.03

CSTR: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4.2023.02.03

数据可用性声明:

本文关联实体数据集已在《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中英文)》出版,可获取: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3.05.08.V1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1.2023.05.08.V1

案例区地理范围数据

案例区位于丰县南部(图1),包括4个镇和2个街道:大沙河镇、梁寨镇、华山镇、宋楼镇、孙楼街道和凤城街道。种植范围涉及62个行政村,1个国有公益丰县林场、1个国有丰县大沙河林场,面积约为44.01万亩;人口18.00万人,从事种植户约6.30万户。2021年人均收入2.37万元。该区地形主要以平原为主,大沙河从其中间穿过,灌溉和排水条件较好。

图1 案例区范围及空间位置图
img

生态环境数据结果与研发方法

本案例的生态环境数据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土地利用等。

地形地貌与气候

丰县属黄泛冲积平原,位于华北平原的中部,地势平坦。丰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图2),年平均气温在15 ℃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30.4 mm,无霜期达210天。2012–2022年研究区气温没有明显变化,降水呈现上升趋势,过去3年增加较为明显(图3)。日照时数较长,月平均日照时数177小时,最强的月份集中在4–6月(图4)。

图2 2012–2022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
img
图3 2012–2022年案例区年降水量变化
img

图4 2012–2022年案例区月均日照时数变化
img

水资源

丰县7、8月份降水量大,保证土壤水分适宜和排灌畅通是苹果生产的重要条件。目前,苹果生产区内骨干河道(如黄河故道、大沙河等)防洪除涝标准基本达标。其中黄河故道和大沙河排涝标准都为1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水质对保证苹果质量至关重要。本区全面推行县镇村“河长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达100%,国考、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获批“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县12座镇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2.51%。本研究中的地表水采样点有7个(图5),分别位于研究区内的华山镇大程庄村、宋楼镇管庄村、花山镇套楼村和梁寨镇新腰里王村,水质达标(见水质检测结果)。

图5 地表水检测点分布
img

土壤质地

丰县土壤是在黄泛冲积沉淀物基础上发育而来的黄潮土,总体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气性强。表土层约有30 cm的沙土,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适合多种落叶果树生长。土壤矿物质含量对苹果品质特性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有着重要影响[5]。根据19个土壤样点(图6)的检测结果:铬、镉、铜、锌、铅、汞、砷等元素含量都低于国家标准。相比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由于平衡施肥、沃土工程等技术和工程的实施,丰县的土壤养分含量有了明显的改善[6],但是施肥方法、施肥时间方面还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间[7]。另外,本区域土壤的pH平均值为8.13,属于碱性土壤,这和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似[6, 8]。

图6 土壤检测点分布图
img

植被条件

丰县林茂水清,全区植被条件较好,植被指数分布比较均衡(图7)。林木覆盖率超过33.8%,居江苏省县级行政单元第1位;沿大沙河、故黄河形成了集湿地公园、果园、生态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百里旅游观光带,主要以旅游业和生态产业为主。目前,丰县已获得多种荣誉:联合国生态示范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和省级生态县等。

图7 2021年丰县苹果产区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图
img

土地利用类型

丰县苹果产区土地利用类型相对简单(图8、图9),主要以果园和可调整果园为主,占50%以上,其次为农田和建设用地,占比分别约为20%和17%。农田主要分布在苹果产区的北部和东南部;建设用地分布相对均匀,主要为农村居民点。

图8 苹果产区土地利用结构图
img

图9 苹果产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图
img

产品属性数据和鉴定标准

黄河故道苹果品种

丰县果树生产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5],现已成为江苏省水果生产基地县,是该省最大的连片果园,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有“果海”“果都”之美称,2012年获得江苏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出口果品示范区。通过科学研发、引进试栽和新品种选育,现已选育出一批适宜当地的苹果品种,如烟富3、烟富6、秦阳、长富2号、弘前富士、苏富等(图10);这些品种都有较大的生产面积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图10 不同品种苹果
img img
美8 弘前富士

黄河故道苹果品质

经测定,丰县苹果品质脆性佳、好咀嚼,含水量高、果皮薄、果实硬度较低。丰县苹果糖酸比30–40,酸甜适口,维生素C含量很高(表2、3)。

2 果实质地数据统计表

地区 重量(g) 含水量(%) 果肉硬度(N) 果皮硬度(N) 果皮厚度(mm)
丰县红富士 360.0±9.80 84.39±9.03 7.8±0.26 12.3±0.37 0.12±0.10

Full Size

3 风味相关数据统计表

地区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糖酸比 维生素C(mg/100 g)
丰县红富士 15.4±0.25 0.39±0.02 39.48±1.73 2.27±0.26

Full Size

案例区苹果获批标准

丰县苹果已经获批的江苏省地方标准包括:红富士苹果(DB32/T 206―2007)、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526―2007)、出口金帅苹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168―2007)、矮化自根砧M9T337苹果栽培技术规程(DB32/T 3885―202)、脱毒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繁育技术规程(DB32/T 3901―2020)。另外,丰县苹果富士系等级标准(DB3203/T 011―2017)获得徐州市地方标准。这些标准的获批为促进丰县苹果的规划化生产、保证苹果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目前,丰县苹果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苹果经营管理

目前丰县果树种植面积32万亩,产量40万吨以上。近年来,丰县大力实施果业振兴工程,强化科技支撑、政策扶持,建设苹果全产业链,推进现代苹果产业发展。

优良品种研发

自2019年,徐州市、丰县财政每年分别列出专款,设立果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苹果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专项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县政府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成立了“丰县果业研究院”。

标准化管理

丰县苹果注册了地理标志产品,获批多项地方标准,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这是丰县人民宝贵的知识财产,也是丰县政府、民众和各界长期努力的结果。如徐州市果树站、徐州市果树研究所、丰县林业技术指导站、江苏大沙河集团等探索建立矮化苹果栽培标准化技术体系(表4)。

4 “丰县黄河故道区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

序号 标准与技术规范名称 标准与技术规范类型
1 红富士苹果(DB32/T 206—2007) (江苏)地方标准
2 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526—2007) (江苏)地方标准
3 出口金帅苹果生产技术规程(DB32/T 1168—2007) (江苏)地方标准
4 矮化自根砧苹果栽培技术规程(DB32/T 3885—2020) (江苏)地方标准
5 脱毒矮化自根砧苹果苗木繁育技术规程(DB32/T 3901—2020) (江苏)地方标准
6 丰县苹果富士系等级标准(DB3203/T 011—2017) (徐州)地方标准
7 苹果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规范(DB32/T4415-2022) (江苏)地方标准
8 苹果宽行密植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DB3203/T 1018—2022) (徐州)地方标准
9 富士苹果化学疏花疏果技术规程(DB32/T 4135―2021) (江苏)地方标准
10 矮化富士苹果单植化栽培技术规程(DB32/T 3438―2018) (江苏)地方标准
11 苹果标准园建设规范(DB32/T 2733―2015) (江苏)地方标准
12 苹果全园套袋栽培技术规程(DB32/T 1102―2007) (江苏)地方标准

Full Size

拓展苹果产品产业链

依托苹果产品,建成了农水集团电子商务物流园、大沙河镇电子商务产业园、宋楼镇电子商务产业园等[9];全县电商达1,500多家,2021年线上销售额为7.50亿元,占比超过35%,这些拓展了苹果产品产业。

丰县县政府和企业特别重视技术研发和科技投入,它们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成立了“丰县果品技术推广站”,建成了果品检测中心、组培中心、培训中心,建设了500亩的果树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加强苹果种植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同时开展苹果贮藏、分拣、包装、加工等技术的研发。

讨论和总结

“丰县黄河故道苹果”在江苏具有独特、不可替代的生态地理环境和产品传承地理条件,本区苹果以果大、肉质细、色泽艳、脆甜多汁和较耐储运等特点,多次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为了保证未来丰县苹果的高质量发展,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开展工作。(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继续保护和改善本区土壤质地和水质,为苹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2)进一步加强苹果的生产标准化管理,保证苹果质量不下降、品质不降低。(3)加强一、二、三产的融合,拓展苹果生产的产业链,增加苹果产业链的附加值;发展苹果采摘、观赏旅游,稳定苹果汁及苹果脯的加工出口,扩大丰县苹果节的影响。(4)近些年丰县苹果电商渠道发展很快,未来要进一步打造品牌,降低销售成本,保证果农收入。

参考文献

[1] 马玲玲. 丰县地区苹果生产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 中国果菜, 2013, 181(5): 45–46.

[2] 张士伟, 刘艳侠, 张忠伟等. ‘M9T337’矮化自根砧‘烟富 3’苹果在江苏丰县的引种表现及苗木繁育技术[J]. 中国果树, 2018, 193(5): 88–90. DOI:10.16626/j.cnki.issn1000-8047.2018.05.026.

[3] 谈明洪, 毛成西, 徐秀丽等. 丰县苹果黄河故道(大沙河)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数据集[J/DB/OL]. 全球变化数据仓储电子杂志, 2023. https://doi.org/10.3974/geodb.2023.05.08.V1. https://cstr.escience.org.cn/CSTR:20146.11.2023.05.08.V1.

[4]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共享政策[OL]. https://doi.org/10.3974/ dp.policy.2014.05 (2017年更新).

[5] 王磊彬, 陈兴望, 李天宇等. 江苏丰县地区富士苹果果实矿质元素与品质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7): 146–151.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9.07.036.

[6] 李建刚, 侯宗海, 董元华. 丰县果树施肥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江西农业学报, 2014, 26(11): 79–81, 86. DOI:10.19386/j.cnki.jxnyxb.2014.11.021.

[7] 李建刚, 侯宗海, 张旭美等. 江苏丰县苹果主产区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5, 30(2): 65–69.

[8] 陈卫平, 渠慎春,俞明亮等. 江苏省丰县果园土壤状况调查及改良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 2005(5): 115–116.

[9] 徐梓涵, 钱华生. 丰县大沙河苹果电商产销研究[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 472(2): 147–150.

案例团队

案例首席

1

案例首席:谈明洪

谈明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自然地理专员委员会副主任,《遥感学报编委》。2004年参加IIASA的 “Summer Young Scientists”的培训计划;2009年在英国 Kingston 大学做访问学者。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100余篇。部分研究成果被联合国环境计划署、世界气象组织等编写的报告引用,被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6-7种知名刊物报道。2009年获中国地理学会“第十届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2017年获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和2022年被爱思唯尔(Elsevier)和斯坦福大学评为全球高被引学者。

团队专家成员

王 坤 丰县公共数据中心规划建设科,科长

毛成西 丰县农业农村局 推广研究员

徐秀丽 徐州市果树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高付永 徐州市果树研究所,推广研究员

孟令松 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

王 旭 丰县农水集团,副总经理

李家运 徐州宁兴食品有限公司,副经理

陈延训 徐州外顺食品有限公司,副经理

梁 辉 徐州家铺子有限公司,副经理

陶 建 徐州安德利果蔬汁有限公司,副经理

李德海 丰县大沙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翟广科 丰县大沙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级,农艺师

李 超 丰县宋楼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农艺师

李月刚 丰县梁寨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农艺师

吴同刚 丰县华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农艺师

王正兴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教授

王三红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闫紫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

徐晓凡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

韩佳桐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生

团队分工

谈明洪,王正兴对本案例做了总体设计并于2023年1月主持召开了案例实地研讨会。王坤、毛成西、徐秀丽、高付永、孟令松、王旭、李家运、陈延训、梁辉、陶建、李德海、翟广科、李超、李月刚、吴同刚参加了案例研究的实地考察,并提供和研发了统计数据、土壤实测和企业管理数据;王正兴、王三红为案例研究提供了指导,并研发了植被指数数据;闫紫艳设计了数据集开发框架和参与论文的编写工作;徐晓凡完成了水、植物等数据的处理和制图工作;韩佳桐完成了论文的编写工作。

致谢

协助案例实地考察的还有丰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鹿飞,丰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常家兵,丰县大沙河镇党委书记戴雪梅,丰县农水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汪世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闯研究员等,一并深表谢忱。

技术支持单位